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

那失落的一群

今日小學部社團課,有個學生在操作瓦斯爐的相關活動時,
做了一些危險動作,巡堂時看到,當然是要當場關切制止,
我:「你知道你剛剛隨便撿東西丟進火爐的動作很危險嗎?」
生:『我知道很危險,但是我不知道會生什麼事。』
「所以你雖然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,你就隨便撿到就丟?」
『我不知道不能隨便丟啊!』
「什麼叫做你不知道?不知道就可以丟?」
『沒有?因為剛剛有人丟,所以我才丟的』
「你覺得先丟的那些人,這種行為很好嗎?」
『不好?』
「哪裡不好?」
『很危險!』
「所以你都知道很危險了,丟之前為什麼不先問老師」
『我怕問了會被罵?』
「被誰罵?」
『同學,他們會罵我,叫我不要問...』
「他們會罵什麼?」
『他們會說,吼,幹嘛問這個、幹嘛問老師.......』
「所以你就怕被罵,所以就不顧自己的安全,做危險動作?為什麼你一開始不直接說清楚?」
『媽媽說,不能講太多理由,會被討厭...』
整個鬼打牆的劇情到這裡,終於有些突破,
事情已經不是危險動作這麼簡單了,而且這孩子開始啜泣不已。
(以下省略中間曉以大義的鬼打牆對話)
「好!今天老師先跟你說,無論如何,以後你對某些活動不太了解,甚至感覺有些危險,記得先詢問老師,知道嗎?」
『......(點頭啜泣)』
「如果你詢問完以後,還有同學罵你,我相信你們老師一定會處理!」
『他們罵我,有時候還會推我,踢我...』
「為什麼不跟你們老師講」
『因為老師會罵他們,他們就會知道是我講的,我在班上的朋友很少,我就會沒有朋友......』
「好,那妳可以偷偷跟我講嗎?我不跟你們老師講」
『.......不行,他們會發現......』
「老師想幫你,老師不會把他們叫過來罵,我會偷偷觀察他們,如果他們做錯事,我就可以當場抓到他們,他們就不會知道是你講的。可是你如果不跟我講名字,老師怎麼知道要偷偷觀察誰?怎麼當你的證人呢?你可以跟老師講他們的名字嗎?」
『XXX,OOO,OXO......』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那些被忽略的學生,乖巧包裝出來的盲點。
今天發生了這個小事件,更加讓我深深體會!
這事件中的孩子,在班上是一位表現中庸的孩子,既不是最頂尖的孩子,也不是學習低落或是特殊的孩子。
通常這種中庸的,會是被忽略的盲點之一,因為她並不亮眼,也並不特殊,期末在打評語的時候,也是老師最難描述的一種小孩
另一種容易被忽略的,就是那種特別頂尖,樣樣優秀的孩子,這種孩子,如果真的這麼優秀,完全不用老師擔心;但如果他的優秀只是他極力表現出來的堅強,老師也認為她很棒,很主動,什麼事情都能自己搞定,其實也是另一種的壓抑。
有時候,我們太急著拉拔所謂學習成就低落的孩子,太相信學習成就頂尖的孩子,卻有可能忽略那些並不突出的,甚至沒有觀察到這些需要被輔導的心理層面。
今天跟該班導師聊起這位孩子,我才發現,這孩子在老師眼中是隨和的,頂多作業有時會缺交,大致上的表現還算可以;但是跟他分享這個事件之後,才發現,他的隨和只是不想要被朋友排擠,不想要失去朋友而已。
在教學場域中,還又多少個這種被忽略的一群,乖巧包裝出來的壓抑孩子呢?讓我不禁深思自己的班級。

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

剛剛上課教到「爽」這個字,小孩子舉手說,這是不好聽的字!
藉機跟小孩討論,字本身沒有錯啊!哪裡不好?
小朋友也說不出所以然,接著補充了一些孩子懂得詞
爽快,舒爽,神清氣爽......等
這些都是在表達心情愉悅的字詞,是正面的意思。
字本身沒有問題,但是文字的力量太強大,
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,不同用法也會有不同意思。
今天是教孩子學中文,如何使用中文,
而不是教他一竿子打翻一船「字」
試問:
「好爽啊!」到底哪裡不好聽呢?
就比較口語而已啊!
教育部字典也掛保證呢!

2015年1月17日 星期六

這次,是學生也是老師

期末考後檢討考卷,出奇招,先讓他們分組討論後,自己一個人上台教自己負責的題目。
因為完全沒事先演練,所以很好笑又帶點無趣。
整整花了一節課討論,兩節課上台講解。
一開始我都忍住不講話,後來真的忍不住了,
『老師,你為什麼都不看我們上課?』
『老師,你為什麼都不說話?』
『老師你寫字太小了』
『老師你忘記問為什麼?』
結果我們班上的孩子居然對我說
『同學,你怎麼比老師還聰明?』
『同學,你是老師喔?』
我趕快說
『我現在不是同學了,我是裁判,我是judge!』
沒想到這樣自己討論自己教,雖然有些孩子較為害羞,教學冷淡,但是大致上都有學到老師口頭禪『為什麼?』
而且經過我的慫恿,居然會點人回答!
雖然說有少數幾個孩子,會在點完人回答之後,自己在黑板上講解一遍,
但是我心裡想著:不是說好一人教一題嗎?結果變成上去當老師點人回答,哈哈哈。
這次的檢討考卷,希望讓孩子有稍微體會到老師上課的感覺,還有為了要教學,所以更要了解清楚自己負責的題目。
PS.當然孩子有疑問或是講解不清的題目,這時假裝是同學的裁判,就要出來釐清與協助了。




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

SOON



時間一溜煙匆匆而去,

新的班級依舊是從三年級開始,這學期也即將告一段落,
回頭看看這學期的教學,有些突破也有些躊躇,

孩子產出文字的機會變多,作業方式也更多樣,
可是,還未思索出最適合這邊孩子的一套教學方式,
特別是語文的部分,語文跟文化息息相關,
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當中,讓孩子學習不同的語言,擦撞出火花
這還是我深深思考的一步。

從第二次月考後,開始推動每日閱讀,搭配心情小語,
希望讓孩子漸漸從被動式閱讀,轉變為自動拿起書來讀。

讓文化與文字的深耕,從閱讀開始!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與附小的環境不同,看看自己對於教學,
似乎有不同面向的倦怠與鬆懈。

需要上緊發條,立馬!

2014年7月26日 星期六

啟程,我的教學之路

我的教學之路-

    身為一個自然組的學生,教育系其實並不是當時那位高三學生的首選,原本應該是要讀醫檢或者是護理系;但是現在看來,人生不就像是旅途嗎?每一個匆匆一瞥的小店,不經意走到的岔路,沒想到卻是不同的風景,更何況[老師]這個職業,似乎跟我原本嚮往的熱血服務相去不遠,至不過對象嘛,從病人變成學生而已。就在2005那年暑假,我踏上了台東這片黏人的土地。

教學啟程-

    現在想想剛開始踏入教學現場,居然是另一場意外。當年我大三,突然一通電話打來,問我要不要去附小,當一名特殊生的伴讀(跟班小書僮?),從此,我跟附小的緣分搭起,也開始了我的教師專業成長的課室觀察(明明就只是跟著上課而已),我跟著這個少爺,一跟就是兩年,從我大三跟到大四,也陪伴這少爺從三年級到四年級,我想這兩年,除了讓我直接看到教學第一線的老師上課之外,也在這樣的伴讀中,更加堅定自己要踏入杏壇的這一步。
    畢業之後,跟每個教育系學生一樣,要找一間客棧(學校)住宿(實習)。沒想到這黏人的砂城,再一次把我黏在這;沒錯,我依舊選擇了附小,但更奇妙的是緣分,我又再一次跟小少爺同一班,至於實習的故事,就是後話了。

路線就這麼定了-

    時間匆匆而過,20117月我退伍了(直接跳過實習跟從軍樂?),退伍的時間點剛好與教甄考季錯過,所以踏入社會的第一年,選擇了安親班[導師]的工作,試圖找回那教育現場的熟悉感;但是補教業這種為了賺錢的速食教學(可能我運氣較差,跑錯間店),跟我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。隔年的8月,雖然教甄不盡理想,最終還是抓到最後一個機會,考回了台東附小代理導師,也開始了我教學路上,第一個自己帶領的班級(新店開張啦)。承蒙學校抬愛(續聘),這一帶就是完整的兩年,兩年中與學生相互成長,這才終於體會教學相長的真正意涵;老師無論做什麼事,對孩子來說,都是重要的決定,教師自己的背後一定要有一個思考、一個目標,才能真正帶領孩子一起成長。

人生就是不停的在轉彎-


    梭羅在《湖濱散記春天》中說:「無論如何,我不願任何人過『我的』生活方式,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審慎找到並遵循『自己』的生活方向。」兩年過去了,沒想到人生再一次出現岔路,這次,我將遠赴海外,對我來說,終點不曾改變,我還是熱愛教學,只不過,我走著另一條路,只要不忘初衷,換條路走又如何呢?我們下學期,印尼見!

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孩子的笑...他們奔跑,他們跳

4/24


四年六班最後一次的戶外教學了,也告訴自己,跟這班孩子剩下兩個月的時間啦,

不知道前輩們帶第一個班級時,是什麼樣的情景?



這次戶外教學的事前準備也是讓我感覺到這群孩子的[變化],

戶外教學當週,就有人主動來告知遊覽車要跟誰坐,

還有人提醒我,這次怎麼還沒有分組,

就連我們分好組別後,坐一起的孩子就在討論要帶來分享的零食,

同一組的,就開始討論午餐的分工,

有人帶野餐墊,有人帶飲料,有人帶水餃,有人帶壽司,

這些舉動,都不用我提醒,我只有在前一天的綜合課給他們時間。




甚至活動當天,自由活動時間,不用我擔心,不用採取緊迫盯人,

只要事前說好不要離開我視線範圍就好,

孩子們自動三五成群,或是依照分配好的組別,或是好友相互聚集,

無論是玩紙牌,鬼抓人,吃餅乾,玩手機...,或是午餐後的環境整理,

都是自己完成,我也不用在旁邊東喊西喊。


戶外教學,說到底他還是"教學",除了配合課本所學,實地踏查之外,

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這些"自由"時間,不用像在學校一樣受到鐘聲的制約,

也不用在廣闊的草地上注意自己說話音量,

可以跑,可以鬧,可以跟自己的朋友在歡樂中嘻笑


這也是教學啊,這是傳說中的"潛在課程",

自己從與人的互動中找到最適合的處事方法,

與他人磨合,並且學習怎樣才能更好,

學習親近大自然,學習給人微笑。


這一天不用多做干涉,難得可以讓孩子無負擔,大玩特玩,

享受一下與同學相處的時間,

畢竟,在他們內心深處知道著:這就是在這班級的最後一次戶外教學了。



長大了,真好


伴隨著笑聲,去奔跑,去跳躍



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

社會課融入朗讀教學

最近國語文競賽要派兩位孩子代表班上朗讀比賽,雖然說自己有口袋名單,事先用鉛筆在報名表上寫了,

剛好今天社會課上到第五單元-同學間的相處


社會課來推選適合朗讀的人選好了,
詢問了班上有無自願之後,

有六位選手舉手(本來想要用命運的剪刀石頭布)

突然靈光一閃!
改成讓全班票選好了,但是又不想單純的投票表決。

此時心中浮現:如果要舉行活動,不能讓其他人沒事做...不能讓其他人沒事做...


立馬說下遊戲規則
  1. .除了選手以外,其餘全班都是[專業評審]是的!我有特別強調專業兩字,要有專業態度,請要有聆聽的禮貌不得發出任何聲響.
  2. 拿出紙筆,在選手朗讀完畢後,寫上大略成績
  3. 六位選手都朗讀完畢以後,每一位選手請三位專業評審講評(學生)
  4. 專業評審講評完之後,由主審(導師我)總結
  5. 最後進行投票,選出最高票的兩位選手,進入學校的複賽

沒想到,孩子出乎意料的專業
全班同學除了非常專注的聽選手們朗讀之外,參與的態度與精神更是一絕,

尤其是當第四位朗讀完畢之時,突然有兩個學生說他們也要參賽,選手也暴增為八位(表示他們覺得自己朗讀得更好)

而且朗讀完畢後的個人講評,讓我更是驚奇

以下為三年級的孩子的講評
  1. 聲音優美
  2. 有聲調的起伏
  3. 停頓的時機很好
  4. 聲音太美了,但是聲調沒有高低起伏
  5. 有高低起伏,但是聲音不夠大聲
  6. 停頓的地方卡卡的,有點不通順
  7. 聲音太像女生(經過主審的觀念導正為聲音太過刻意)
  8. 有口水音(經主審觀念澄清為字念不完整就急著接下一個字)
  9. 我原本給他90分,但是他有一個地方突然小聲,所以我扣了2分
  10. 他的聲音太好聽了,聲音也有高低起伏,我給他滿分
沒想到,孩子的講評,出乎意料地仔細;
而且跟我內心想法也幾乎一致,
並且冠上了[專業評審]的名號之後,
完全也沒有偏坦的心態或評語,
並且都會給予回饋以後,才給予建議。

  • 最後再由專業的評審們投票選出兩位選手

特別的是,我原本的兩位口袋名單,高票落選。一個滿分的男孩,因為滿分後太過開心,擅自離開座位,
被專業的評審們取消資格,雖然他在評審的時候幾乎滿分,但是沒人投票給他。

另一位是聲音優美到不行,也是滿分;但是語調起伏卻小小輸給第二名。


最後主審我給予全班同學極大的回饋,並且做個課程總結,
本次活動中,評審跟選手們都有做到:
  1. 欣賞他人的優點 
  2. 提出他人的缺點
  3. 給予改進的建議
  4. 接受他人的建議
  • 雖然預計要上的頁數沒上到,但是卻利用另一種活動,達到兩個目標(票選朗讀選手+社會單元目標)
  • 這次的也讓我看見孩子們非常認真的一面,還有專業的一面阿